說到讀者砲轟,經驗可多了。

其實很多砲轟並不是全無道理,至少該打到重點的地方還是打得到,以「一般人」的角度來說,某些作品的確比較難理解,問題是我也不知道怎麼把它簡單化,或許把氣球吹大但是消不下去是一種創作惡習,此外有些作品當初規劃的時候太過奧妙,以致於後來評價兩極,唉呀總之問題說不完。

最常見的砲轟是「看不懂」,還有很直接的「淦好難看」,甚至看過更棒的「看一半我就丟垃圾桶了」,這類評論看了有種奧妙的感覺,有時候會偷看一下讀者們的相簿和網誌,瞭解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讀者在讀自己的書,覺得好的讀者是怎樣的?覺得不好的讀者又是怎麼想的?

話說從沒覺得哪些惡評是真正的「惡意」,比較像是那種對於商品評價的感覺,我今天買到一本地雷書,我也會把它丟下來罵說這雷書浪費我的便當錢,將心比心也會有相同的感覺,我就是覺得這本書不合味口嘛,只是當很多讀者都有著相同評價的時候,是不是應該校正一下自己作品的走向,讓更多人能夠接受呢?

有時候我會這樣想,然後慢慢的把作品做些調整和修正,換換不同的菜色,或者是乾脆把複雜的路線做整理,讓讀者能夠釐清,不過有時候會想,現在寫東西和當初的心態還是有所落差,例如靈魂連鎖第二部的稿,其實在我手邊修了再修,就是難以把黃昏民族的過去解說和複雜的人際關係擺脫掉,我對這故事找不到更好的解釋,同樣的對於十三也是相同,如果再動手寫一本《新月十三》詳述前一本《十三》的世界觀,我想只會把它搞得更加複雜而已。

所以想看到比較簡單易懂的恐怖小說,也許該從口袋書上去找,雖然這次的奪命專題和恐怖網誌也算設計得很複雜,奪命專題九個人的群戲、回想和個別的劇情線相信對大家就是個挑戰了,直到書要發了我都還擔心有臭蟲在,恐怖網誌則是現實和虛擬交錯的劇情,原作就充滿了細部的心情描寫和自白。

現在開始對恐怖小說有點頭痛,也許該先動工學園綠第二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松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