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聊起社團的事,無意間想到當初的青年社。

如果要知道以前(不知道幾年前)的青年社如何運作,可以參考《奪命專題》,它就是青年社最後階段的寫照,標題規畫、採訪、編輯會議、一校、二校、審稿、漫畫稿、排版、插圖、選字、分頁,整個學期都幾乎在做這件事,現在看一般書的編輯流程,覺得以前我們學校的青年社真的沒有很好的編輯效率,一學期出個一本應該也不是很過份的事,更何況有些學校還會在上學期辦文學獎呢。

社團裡頭也偶爾會為專題的主題思考與分配產生爭議,最常被做的就是電影和漫畫的專題(奪命專題裡頭的「做到爛」就是指這類的專題),這種專題也太多學校在做,其次就是文學性的專題,青年社其實也常開類似文學討論的會議,也有社會關懷的議題,某部份的議題還要跑採訪,採訪就得到深山(?)野地裡頭去了,有時候是做人物專訪的部份,那也得要請到或約到相關的人,青年社也會辦一些活動,例如小型研討會與文學獎,還有讀書會,讀書會通常小高一也很難躲掉發言的機會,很多學校沒有特定的文藝創作社團,往往都是青年社獨挑大樑,但是青年社背負的趕工責任也不是普通的重,校刊趕不出來的情況下,狂填公假單是常有的事情,基本上填越多通常就代表效率越低或狀況越多。

某一屆,學弟妹就找了很爛的印刷廠,中間整個流程硬是被拖慢下來,除了罵聲連連之外也沒別的辦法,畢業典禮趕不出來只能等學期末,學期末高三學長姐早就趕工的趕工,閃人的閃人了,那年校刊就剩下超級多。

到了大學,學生報社又是另一回事,不過大學的特色就是,刊物性社團很容易倒,因為學校沒有強迫購買(?)的情況下,刊物要出刊通常就是沒有經費,學生報得狂拉廣告或贊助,當然官方也會對它編列社團補助,因為錢靠學校,所以都是親校方的說詞,成為為校喉舌的校報,至於刊物,大學的社團很難撐得起這樣的經費。

青年社的八卦其實蠻多的,例如某校班聯會就有人在抗議說要拒買校刊,還有發起各班連署,比起來另一所學校就高明多了,把班聯會費和校刊錢巧妙的編進帳目,讓同學們呆呆的繳錢後,又丟掉校刊,據說這個另一所學校的校刊稿費就好幾千塊,校刊的新詩部份也是八卦的空間,過去就有青年社的社員在校刊裡頭,搞藏頭詩跟人告白,或者是整別的學校,至於笑話的部份,像是黃色笑話、重覆性質高的笑話更是多到爆,不過反正大部份的人都沒看過別校或是上期的校刊,真正把校刊社的交流櫃打開,你會發現很多笑話其實都是重覆的。

據說每個學校偶爾會有一些當屆笑話,例如針對某某教官......(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松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