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語無倫次的跟老師說看到的東西,哪篇國家與電影的題材是偏向政策的,哪篇是偏向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哪篇是媒體研究,挖了半天每篇都和國家機器及馬克思主義有關,於是把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整理成一排在下面。

老師:「這些都是左派的觀點,文獻分析不夠。」
我:「呃呃......」
(可是國內的論文都是這方面的觀點啊,期刊翻大眾文化也是)
老師:「另外大眾文化啊,你都找和政治有關的。」
我:「啊?」
(有種被震撼到的感覺)
老師:「大眾文化不只有政治一個面向,你要切中文化這個主題。」
我:「我知道,還有科技使用媒體轉變等方面的。」
老師:「這部份你也要找資料。」
(其實提不太出來,看日文文獻是兩週前的事情了)
(不過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是,老師居然不說「應該要切合政治或政策」,因為我一直以為行政系的老師都會以這類角度來看事情,之前的老師很明顯的偏重政策和管理層面,對於文化面的要求讓我很驚訝。)
老師:「你要規劃時間表,還有要多讀文獻,現在你的焦點還很模糊,你有把握你的東西能夠找到資料嗎?你找到的這些東西雖然也是可以用的資料,但是要找直接一些的,如果沒有直接的資料的話,要從這裡面去抽離你要的部份出來堆在一起很困難。」
我:「(沒有時間表很心虛)謝謝老師。」

此外,電影的主題方面我也問了老師。
其實很有趣的是,研究影史的很多是政治和政策研究所,這表示台灣電影跟這兩件事脫不了關係,無論是早期的「電影檢查」、「文化工作」時代,或者是現在的「國片輔導金」政策,政府對於國片的電影發展史都抑注了很大的影響力。
所以實際上,台灣電影發展史常被當做「政治」的主題。
老師:「你想做哪方面的主題?」
我:「大概是某一種類型電影的發展吧,這中間的政治影響是怎樣的。」
老師:「那有要研究哪一個時期嗎?」
我:「如果要分的話大概是文化局成立之前,也就是1960以前的時代,這時候台語片的拍攝還很熱門,加上很多戰後由中國過來的影片和日本片,所以也算是個百花開放的時代,接著到1980左右又算是個轉變的時代,大抵上60-80間的片子是以國語片和港片為主,台語片在這時候慢慢下滑,而國語片則受到嚴格的電影檢查制度控制住,80-90的電影則開始有比較多的題材,較不受到束縛,那個時候兒子的大玩偶、魯冰花等都是那時的名作(兒子的大玩偶的檢查過程更是對電檢制度的一個挑戰),90年代以後國片進入影展化的時期,但也開始有許多真正本土化的題材出現,政治、時事的題材也得到解放,不過國片的票房也在這時下滑,台灣新電影比較偏向精英電影了,比較沒有大眾的感覺。」
老師:「好,那這樣,有和大眾文化的轉變嵌合的地方嗎?」
(老師把我口述的亂七八糟過程畫下來)
我:「如果要說的話大概就是個文化遞移的過程吧,台語片的國片文化和日語文化當時正是大量的日本片及台語片的全盛期,蛻變到國片與香港電影為主的國片文化,到現在偏向菁英化的電影文化,其實後來的獨立製片也是......」
老師:「你研究的重點是,它有沒有和你認知的大眾文化發展過程重疊到。」
我:「可能有。」
老師:「但不是完全相合的吧。」
所以這個部份也是個大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松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